近視手術這一醫療技術誕生數十年以來,在國內外均有開展,經受住了時間和空間的考驗,但是畢竟是一種醫療行為,風險客觀存在,應規范進行,不可盲從。
沒有0風險的醫療行為,但是在一定邊界范圍內風險是安全可控的。在近視手術前,通常設置有一系列檢查項目,約20項,以判斷患者是否符合適應證或者存在禁忌證,同時醫生也會和患者充分溝通,了解日常用眼需求,綜合各方面決策能否手術,能手術的話可以做哪種術式。這一過程絕不是形式化的走走過場,而是把控手術風險的重要舉措。整個過程患者都應該積極配合,提前聯系好醫院,根據要求做好檢查準備,檢查過程中認真對待,積極與醫生溝通。
許多人覺得做完近視手術就“一勞永逸”了,開始長時間追劇、躺著玩手機等“毀眼操作”。誠然,在符合手術條件的前提下近視手術后的好視力是可以長期保持的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術后就可以隨意地用眼:
首先,術后會有一段時間的恢復期,有一些用眼注意事項:術后可以使用電腦手機,但要注意休息,每使用30-40分鐘,應休息5-10分鐘;注意不要讓臟水進眼睛,一個月內不要化眼妝;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,半年內不要游泳,一年內不要潛水……切記謹遵醫囑;
其次,按時用藥,定期復查,復查時醫生將檢查恢復情況并根據恢復情況調整用藥,這一過程十分重要,不能忽視;
最后,雖說術前檢查會評估患者近視發展趨勢,近視度數持續增長的將不允手術,但是即使當下近視度數穩定,長期來看不正確不規范的用眼行為也會引起度數加深,視力下降,因此,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,既能保障術后長期穩定的好視力,也是對自己的終身眼健康負責。
參考文獻:
[1] 黎曉新,王寧利.眼科學[M].人民衛生出版社,2016:551-559
[2] 衛生部醫療服務標準專業委員會.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[S].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,2011